
毕业季一向是租房旺季,这个夏天,又有一大批年轻人即将搬入自己人生的第一个出租屋,他们会在这个空间里完成自己新旧身份的转变——成为一个社会人,也将基于此地,向更广阔的城市空间进行探索。
在倡导生活美学的小红书上,出租屋改造始终是大热的词条:“楼道破,关我屋里什么事?”、“爆改30㎡老破小”、“妈妈以为我在上海出租屋过得很惨”……大量关于漂泊与租房的感受、经验和段子被批量炮制出来,形成一种独特的“出租屋文学”。租房的生活意味着脆弱、变动、漂泊、不占有,也意味着一种轻盈的力量,意味着变革与流动的可能性。脱离大家庭在异乡独自生活,在大都市的出租屋里,有着属于成年人的“后青春期”吗?从千禧年初《蜗居》《裸婚时代》《北京爱情故事》中的出租屋,到如今的“出租屋文学”,出租屋这一特殊的空间所承载的意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作为迁徙的世代,今天的我们如何理解租房这件事?
通过讨论、想象一种“租”的生活,我们期待看见更多格外的活法。
以下为文字节选,更多讨论请点击音频条收听,或【点击此处前往小宇宙App收听】,效果更佳。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