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在数学类顶刊发表论文,上海学者在基础科学大会上获“前沿科学奖”

adminddos 2025-07-15 10:43:26 2 抢沙发
在数学类顶刊发表论文,上海学者在基础科学大会上获“前沿科学奖”摘要: ...

7月13日,2025国际基础科学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开幕式同时颁发“前沿科学奖”,旨在表彰过去十年国际上在基础科学领域发表的杰出和有重要学术价值的论文等。

7月13日,金石教授(左三)在2025国际基础科学大会“前沿科学奖”颁奖现场。 上海交通大学供图

7月15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上海交通大学获悉,上海交大自然科学学院院长、数学科学学院讲席教授金石凭借论文“Asymptotic-Preserving Schemes for Multiscale Physical Problems”获奖,全球在科学计算领域共有4篇论文获奖。

国际基础科学大会主席丘成桐在致辞中表示,当今基础科学取得突破性进展,各学科深度交汇,正推动人类迈向由理论突破与技术创新共同驱动的时代。他强调,科学无国界,基础研究的发展需要国际社会开放包容的合作环境。

金石的获奖论文于2022年发表在剑桥大学出版社杂志Acta Numerica。该期刊是数值分析与科学计算领域的顶级综述期刊,也是数学类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之一。该期刊于1992年创刊,每年邀请领域内著名专家撰写综述论文,每年只出版一期,每期发表6-8篇文章。上海交大介绍,上述论文是金石教授学术生涯中的第二篇Acta Numerica论文,此前他也曾于2011年应邀在该杂志发表综述性论文。

量子力学中的薛定谔方程、经典物理的牛顿方程、统计物理的玻尔兹曼方程、流体力学的欧拉与Navier-Stokes方程,是量子、微观、介观到宏观四个尺度最基本的方程,然而每个方程有其适用的尺度。多尺度计算方法致力于发展适用于跨尺度的物理问题。渐近保持格式(Asymptotic-Preserving Schemes) 是多尺度计算的一个重要的方法,该科学术语最早便是由金石教授于1999年提出的,它的基本思想是在离散空间保持计算方法对于连续性方程从小尺度到大尺度的渐进性,从而能适用于小尺度和大尺度同时存在的多尺度问题,并可以在计算参数远远大于物理小尺度的情形下,仍然获得正确的宏观物理解。

过去20多年来,这类方法在动理学理论、双曲型方程、量子力学半经典计算、等离子体和流体力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金石在相关领域耕耘多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已成为这个方向国际上的代表性学者。

数学上理解从微观尺度到宏观尺度的物理方程转换是1900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上著名的数学家希尔伯特提出的第6问题,近期因为芝加哥大学华人数学家邓煜等人的突破性工作而广为学界关注。渐近保持格式可以看成是该问题在离散空间的表达形式,即从微观物理到宏观物理在离散(或者数值计算)空间的实现,它对多尺度物理的计算方法设计提供了一个一般性和非常有效的计算框架。而金石在Acta Numerica发表的论文是对该领域及他和合作者多年来构造的渐近保持格式的一个综合性总结。

金石,现任上海交通大学自然科学研究院院长、上海交通大学重庆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上海国家应用数学中心联合主任,教育部“科学工程计算”重点实验室主任。曾获冯康科学计算奖,国际华人数学家大会晨兴数学银奖和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24)。他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动理学理论,双曲型守恒律方程,量子动力学,不确定性量化,交互粒子系统,计算流体力学,机器学习与量子计算等,在包含Acta Numerica,Communications in Pure and Applied Mathematics等杂志发表过学术论文超240篇。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