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燕梳师院

2025年上半年,保险业在严监管态势下交出了一份触目惊心的“期中成绩单”。
据最新统计,金融监管系统累计开出罚单1158张,涉及628家保险机构,罚没金额高达1.9亿元。
其中,6月更是出现多张顶格罚单,包括终身禁业、撤销任职资格等重磅处罚,彰显监管部门“零容忍”态度。
违规重灾区
虚假套费、利益输送成顽疾
从处罚事由来看,行业痼疾依然集中:
-
虚构业务套取费用
(203次)、给予合同外利益(201次)成为最高频违规行为;
-
销售管理不规范
(187次)、编制虚假资料(159次)暴露内控漏洞;
-
虚列费用
(140次)和条款费率违规(133次)反映部分机构经营粗放;
-
数据真实性危机
:财务与业务数据不真实合计达250次,凸显底层管理混乱。
罚单分布
财险成“重灾户”
头部机构屡踩红线
-
机构类型:
财险公司罚单483张(金额1.15亿),人身险476张(5381万),监管火力明显向财险倾斜;
-
头部机构领罚榜
人保财险 以2520万元罚款、71张罚单“双冠”居首;
太保财险 (1190万)、泰康在线(1165万)紧随其后;
-
人身险领域,平安寿险(543万)和(529万)罚款最高。
监管层级与地域
总局“大案”占比17%
-
处罚主体
总局机关虽仅开6张罚单,但金额占比17.09%(3253万),凸显对重大案件的直接督办;
-
地域热度
罚金集中在金管局直管(3253万)、广东(1380万)、山东(1239万);
罚单数量以山东(133张)、安徽(99张)为首,反映区域监管力度差异。
最严惩戒
69人禁业,
3家吊销牌照
上半年共69人被禁止进入保险业,12人撤销任职资格,3家机构吊销业务许可证。其中:
-
千万级罚单
人保财险(1115万)、泰康在线(1033万)因虚假报告、费率违规等被重罚;
穿透式追责
监管对“明天系”等历史违规的清算仍在延续,原高管团队难逃问责。
行业警示
从“罚痛”到“自愈”
监管数据揭示的不仅是罚款数字,更是行业转型的倒逼信号:
-
数据真实性革命
虚假材料占280张罚单,需从源头重建合规文化;
-
销售与代理管理
代理人管理不到位、销售误导等问题亟待系统化整改;
-
战略协同风险
险资举牌银行股热潮(上半年19次)需警惕业务违规交叉感染。
这场监管风暴无疑为行业敲响警钟——唯有将合规嵌入业务流程,方能在严监管时代行稳致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