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一介小民,却是普及西方经济学第一人

adminddos 2025-07-15 07:52:13 6 抢沙发
一介小民,却是普及西方经济学第一人摘要: ...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人生总是短暂的,资源永远是稀缺的

  就看你如何权衡取舍

  82岁的经济学家梁小民,看起来过的是很多人的“梦中情生”:不是在读书,就是在环球旅游。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约采时,他特意声明,不睡午觉,随时可来。记者到时,他正坐在怀柔家中院子里的树荫下读书。夏日的午后,阳光强烈,四周阒无人影。

  他不久前才从一次漫长的邮轮旅游中归来。1月5号上船,5月5号下船,环游了南半球21个国家,50多个城市。8月,他又将去中亚和南亚五国“重走玄奘路”。这中间,他还插空带了个游学团,去山西看晋商故里。

  时隔5年之后,他翻译的曼昆《经济学原理》要出新版了。这本风行世界的经济学教材,从第1版起他就是中文译者,到现在已是第10版。

  曼昆提出了经济学十大原理,开宗明义第一条就是:人们面临“trade-off ”。这个词并不好译,最初梁小民译成“交替关系”,后改为“权衡取舍”。也就是说,凡事都有机会成本。或许也可以更通俗地理解为:有一得,必有一舍。

  作为“中国普及经济学第一人”,梁小民一生不知道写过多少篇文章,做过多少次讲座,普及这些常识。但听其言,还不如观其人生。你会看见人们的生活如何被这些原理所支配,不管是自知,还是不自知。

  狐狸型学者

  经济学中有一个关键概念叫“比较优势”。但问题是,要看在什么范围内,跟谁比。

  梁小民是恢复高考后第一届研究生,西方经济学科班出身。当时,陈岱孙等一批早年留学欧美的学者都已离开西方经济学专业多年,这个专业几乎已完全断代。

  梁小民读这个专业,可以说纯属偶然。他喜欢历史,本想报考中国社科院,跟随严中平先生修经济史,可惜当时社科院不能提供学生宿舍。他本科读的北大经济系,这才顺理成章改报了母校。北大经济系只有一个专业招收研究生,就是西方经济学,当时叫“当代资产阶级经济理论批判”。

  但是偶然中也存在着必然。这个专业有5个招生名额,只招到了3个,因为,要考英语和数学。

  梁小民中学和大学都学的俄语,从没有正规学过一天英语。但他很早就敏锐地察觉到,今后俄语怕是不好使了,英语必定会有用。他从内部书店淘到一套英国朗文出版社的《基础英语》,在下放东北林区工作的十年间一直坚持自学英语,还自费订阅了澳大利亚共产党机关报《先锋报》,一有机会就从旧书店里淘英文小说看。

  就这样,研究生入学考试,梁小民的英语考了87分(85分就可以免修英语)。数学早忘光了,靠着临时抱佛脚,竟也考了90分。虽然是“哑巴英语”,但毕竟啃得动研究生课程里那些全英文经济学教材了。

  毕业后,他留校任教。1984年,他编写的《西方经济学导论》出版,很快被各大高校采用,还在国家教委组织的首届全国高校优秀教材评选中获得了二等奖。这个奖分量颇重,获奖的包括王力的《古代汉语》、翦伯赞的《中国史纲要》、朱光潜的《西方美学史》、胡裕树的《现代汉语》等重量级教材。而且,梁小民是以一己之力独自写的。

  梁小民很清楚,这并不是因为他对西方经济学有多么精通。“你可能是一知半解,但别人一知半解都还没有。这是时代的因素,讲句‘普通话’,就是命。”

  但在同辈经济学家余永定看来,梁小民对中国经济学发展有其特殊贡献。

  余永定读研究生比梁小民晚一届,1979年进入中国社科院攻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理论,后赴牛津大学留学,获得博士学位。虽然学术成长历程不同,但余永定对梁小民十分敬重。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在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和引进方面,陈岱孙、杜度、胡代光、高鸿业、厉以宁、吴易风、杜厚文、晏智杰、梁小民等人一代一代承上启下,功不可没。

  1994年,梁小民受国家教委资助,到美国康奈尔大学访学,学习期货与期权理论。

  他很快发现,期权市场论文全是数学,结论能看懂,但推理过程看不懂。想选修研究生的宏观经济学课,一看参考书全是数学,听了两次就不敢再听下去了。他意识到,虽然读研究生时学过高等数学和线性规划,但要把研究深入下去,数学程度差得太远了。

  他已经51岁了,从头再来已不可能。他想:离退休还有近十年,如果退休后还“老而不死”,又该何以为生呢?

  哲学家以赛亚·柏林曾借用一句古希腊诗“狐狸知道很多事,而刺猬知道一件大事”,把学者分为狐狸型和刺猬型,前者长于多元化与融会贯通,后者长于系统化与深入。梁小民觉得自己基本属于狐狸型,优势是既系统学习了西方经济学,又兴趣广泛,读书多,文笔好。最终,他锁定了自己的差异化赛道:普及经济学。

  “布道者”

  梁小民曾写了一系列文章,论述“经济学家与致富”。结论是:过去当经济学家是不赚钱的,熊彼特、哈耶克都是,只有既会做学问又善经营者如凯恩斯才能实现财富自由。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经济学成为显学,当经济学家就成了赚钱的职业。

  梁小民向普及经济学转型时,不但经济学成为显学,而且可以说赶上了最好的时候:中国与WTO接轨,热切拥抱经济全球化。

  那时,到处都请梁小民去讲课、开讲座。从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国家统计局等各部委,到解放军三总部、空军、海军等军队各机关,邀请络绎不绝。社会上的讲座更多,各种层次都有。

  2002年,教育部首批批准了30所大学,招收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梁小民2003年退休后,受聘在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厦门大学等8所高校讲管理经济学和市场经济理论。

  他说,管理经济学这门课非常难讲,因为数学太多。“你请一位哈佛博士来讲,对他来说,数学太简单了,利润最大化,为什么是这样?他在黑板上一写,求导⋯⋯然后得出结论来。但下面的学员看了就蒙圈了。”因此,他讲课多用实例和逻辑推理,几乎不用数学。“实际上,数学是一种表达方式。你可以用数学,也可以不用数学,殊途同归。”

  他常常信手拈来,拿文学作品里一些人物做例子。比如金庸小说《笑傲江湖》中,青城派掌门人余沧海虽然门人众多,但都是常规产品,乌合之众而已;五毒教教主蓝凤凰看上去一介弱女子,却有使毒的独门诀窍,谁都不敢惹,这就叫产品创新。贾探春在大观园中的改革则说明,改革可以从承包制开始,但是不能以承包制结束,最终必须触及产权等深层次问题。

  梁小民说,理论和实践之间并没有深不可测的鸿沟,有时只是一层窗户纸,捅破了,两者就结合在一起了。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EMBA教育中心主任贾莉与梁小民合作多年,她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梁小民学识渊博,讲课很生动,也很接地气,大家反馈很好,课评得分高。现在年纪大了,不能再给他安排长时间的讲课,就请他做讲座,讲商道等题目。“梁老师总是保持着一种快乐的心态,很多事情都看得很开,而且一直在学习和探索。很多同学都从他身上看到了榜样的力量。”

  在美国访学时,梁小民很喜欢读弗里德曼、克鲁格曼等一批大牌经济学家在媒体上写的专栏,觉得他们学术水平一流,同时又能把文章写得通俗易懂,深入浅出。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托宾1981年以“资产组合选择理论”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这个理论非常复杂,全是数学。记者问他:你能不能用一句我们听得懂的话说出来?托宾说:“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梁小民感叹,大师就是大师。

  因此,他在媒体上写文章也追求这种风格。他非常勤奋,几乎保持着一天一篇的频率。他很善于融会贯通,像他喜欢的那些武林高手,飞花摘叶,皆可成文。

  在当年,千字千元的稿费颇为可观。文章结集后,很多都成为畅销书。因此有人开玩笑说,要做书找梁小民,他是“印钞机”。

  不过,梁小民最畅销的作品,还是他的译作《经济学原理》。此前,保罗·萨缪尔森的《经济学》风行50年。1998年,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格里高利·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出版,逐渐取代前者,成为全美经济学101课程的主流教科书。

  国内“经济科学译丛”编委很快关注到了此书,副主编梁晶找到了梁小民。1999年9月,该书由三联书店和北大出版社出版。

  梁小民在译后记中写道,使经济学教科书趣味化是国外一种趋势,就目前而言,曼昆是最成功的。这本书并没有用到数学,但对经济学基本思想的分析却达到了相当的深度。为了保持该书流畅、生动而幽默的风格,80万字的翻译工作由他一个人完成。他写道:“我总认为,在我国进入市场经济的今天,普及经济学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让每个人都了解一点经济学,我们的改革就会更快,社会也会更美好。”

  《经济学原理》约每三年更新再版,每版都由梁小民担任翻译,中文版总销量已突破500万册。北大出版社的经济学科编辑张燕从2006年的第4版起开始与梁小民合作,是即将上市的第10版的责编之一。

  她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这么多年,梁小民一直坚持手写翻译。密密麻麻的手写稿在这个年代已非常少见,不免让负责排版录入的年轻同事感到头疼。但她觉得,每次开车到梁小民位于怀柔的家中,从他手里接过沉甸甸的手译稿,都有一种仪式感和被托付感。在她看来,经济学属于通识教育的一部分,而梁小民就是这种教育的一位启蒙者和“布道者”。

  梁小民说,媒体称他是“大众经济学家”或“经济学家中的流行歌手”,但无论这种说法是称赞他接近大众,还是批评他没有学术水平,他都不介意,因为做的是自己喜欢的事,也可以说是有益于社会的事。“我没什么大能耐,也不可能对经济学有什么开创性贡献,只要读者喜欢我的书,从中悟出了一些经济学道理,我就觉得自己的一生没有白过。”

  幸福=效用/欲望

  经济学有一条基本规律,叫“边际效用递减”。“效用”是指消费者从某种商品或服务中所获得的心理满足感,它完全取决于消费者本人的主观衡量。边际效用则是指每增加一单位该消费所带来的效用增量。一般情况下,边际效用都是递减的。这不难理解,吃第一个包子跟吃第三、第四个,感觉当然不同。

  梁小民引申为,人生的目标要多元化。他举例说,楚留香既行侠仗义,也很会享受生活,有三位红颜知己相伴,人生多幸福。而岳不群一心一意只想当武林盟主,挥刀自宫,妻女皆亡,众叛亲离,当了盟主又有什么幸福可言?

  梁小民最喜欢的武侠人物是令狐冲。他觉得,萧峰、张无忌这些人都有点太英雄主义、太高大上了,而令狐冲没有这么大的志气或者说野心。这符合他自己的个性,潇洒自由,不喜约束。“我经常想,我们一介‘小民’,能做多少为国为民的大事?于己有益、于人无害就已经很好了,对不对?”

  诺贝尔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有一个经典的公式:幸福=效用/欲望。或许由于洞悉规律,梁小民在面对两难选择时很少患得患失,有一种现在人们常说的“反内耗人格”。

  1991年,他从北大调到了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北京商学院(后改为北京工商大学)。他毫不讳言,这是因为在北大解决住房极其困难,而商学院答应分给他两套房子:一套三室一厅,一套一室一卫。2003年,他在60岁生日当天裸退,毫不纠结。

  退休后,他称自己的生活模式就是“活着,读着”,可以随意地读“无用之书”,也可以任意写点东西。他说,人最大的快乐来自于自由,对一个读书人而言,能自由地读,自由地写,这种生活给什么都不换。

  他几乎每年都出国旅行。今年上半年的环南半球游中,82岁的他是团里年龄最大的,但是体力毫不逊色,最多时一天走了近两万步。他觉得,邮轮旅游的好处是能去一些很偏远的岛屿,如复活节岛,离智利本土还有3700多公里,坏处则是走马观花,难以深入。

  他最大的感触是,中国海外投资的机会特别多。他说,他老鼓励企业家朋友多出去看一看,不是游山玩水,而是看世界,这样你才会有眼光。“当年的晋商最后为什么失败?就是不出去,保守封闭了。”

  对于目前一些反全球化思潮,他说,这种曲折是正常的,历史上出现过多次。实际上,经济学界也有不同的声音,例如获得过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斯蒂格利茨对现有全球化模式就持激烈批判态度,认为其导致贫富差距扩大,但经济学界的主流是坚定支持全球化的。“我说全球化这个趋势谁也阻挡不了,没法阻挡。为什么?既成事实,没有后悔药。”

  在邮轮上,梁小民的乐趣除了每天读书,观光,还有打桥牌。不靠岸的时候,船上每天下午都举行桥牌循环赛。在参加的36人中,他和搭档的总名次在三四名之间。

  搭档带了本桥牌书,还做了摘要。梁小民管他借来抄,搭档听了好笑,心想这么大年纪的人居然还抄小抄。打桥牌的地方有台阶,有一天梁小民下台阶时不小心摔了,搭档忙将他扶起来,看他走时一瘸一拐,很是担心。没想到,第二天他又来了,照玩不误。

  在船上,梁小民主动为中国团友做了一个系列公益讲座。每次讲两个小时,一共11讲。

  船由意大利热那亚出发,途经法国阿维尼翁,罗马教皇曾经在此驻跸,因此梁小民讲座的题目就叫《神在人间:基督教的历史》。游智利的时候,他就讲《智利如何走出拉美陷阱》。每次听众都积极踊跃,座无虚席。

  这几年,梁小民写了三本书,他视为一生工作的总结。一本是《经济学夜话》,他预告,这是自己最后一本普及经济学的书,到了与专业经济学说再见的时候了。一本是《书中自有经济学》,介绍了50本经济学书,算是他读书生涯的一个句号。还有一本是《回望商帮》。梁小民是山西人,小时候就被晋商后代之家的富贵气派所震撼,从事EMBA教学后开始研究以晋商为首的商帮(即商业联盟),这算研究的集成之作。

  这几年,梁小民还热心于带游学团。王可可是一位专业的游学团组织者,从2022年开始聘请梁小民当游学导师,组织了多个以山西晋商、徽州徽商、广东粤商和泉州闽商为主题的游学团。

  今年6月已是梁小民第四次带团游山西,一般人可能早已审美疲劳,他却乐此不疲。他常头戴一顶棒球帽,挺着个不小的肚子,在烈日下陪着团友走完全程,随游讲解。到了住处,还要为大家开讲座,讲晋商的历史和成败。每次团员填反馈表,他常能得到全五星好评。大家普遍反映,梁老师体力好,特别敬业,而且博览群书,有问必答。

  带游学团有酬劳,但梁小民显然并不缺这个钱。王可可觉得,他很享受过程,山西有很多古建和晋商大院,每次线路不尽相同,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而且,游学团中有意思的人不少,他喜欢跟大家交流,“social”。

  最让王可可感慨的是,像这么大年龄的老人,一般家里人都会反对其单独外出,但梁小民家人从不干涉、限制他。“他和家里人就是这样,互相尊重彼此的自由。”

  梁小民从不担心旅途中发生意外。在他看来,死生有命。反正,人生总是短暂的,资源永远是稀缺的,就看你如何权衡取舍。

  发于2025.7.14总第1195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杂志标题:“小民”经济学

  记者:黄卫

  运营编辑:马晓轶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6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